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务管理 > 学院动态 > 正文

伊犁园x视频人入口邀请日本福井大学陈竞鸢教授做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23-07-04 编辑:杨欢英 作者: 审核人:左小华 来源: 点击:

2023年7月1日上午,受伊犁园x视频人入口的邀请,日本福井大学陈竞鸢教授做了题为“受纳米技术启发双电层电容概念”的报告。伊犁园x视频人入口、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学院和数理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报告会,邀请了比利时哈瑟尔特大学杨年俊教授作为特约嘉宾。

首先,伊犁园x视频人入口党总支书记左小华对陈竞鸢教授作了隆重介绍,包括其研究方向、学术贡献和国际学术和友好交流合作。

报告会上,陈竞鸢教授介绍了他们课题组多年来在纳米电极、无盐电解水、双电层电容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在纳米电极作为探针时,发现纳米区域反应的特异性可以解析为包括菲克第一定律延迟的现象,阐明了扩散的延迟反映了离子传导的延迟,并开发了可以直接检测动态行为的测量方法;在电解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实验中提出了无盐电解条件;在电活性物质溶液中快速循环伏安法扫描时发现氧化峰电流偏低,从理论角度揭示了是由充电电容引起;在氢氧根离子溶液中,发现快速循环伏安扫描峰电位负移,用实验验证了氢氧根离子氧化产生双氧水。在报告会上,陈竞鸢教授就电化学方面的成果与师生进行分享,并与师生们积极互动交流。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拓宽了师生的视野,激发了师生们科研兴趣。

陈竞鸢教授简介:1982年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1996年获日本福井大学博士学位,师从青木幸一教授。从事解决“电化学的基础问题”的研究。曾担任金泽大学理学院讲师,犹他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之后,回到日本,在福井大学任副教授,并于2017年晋升为应用物理学正教授。2023年被授予荣誉教授。致力于界面物理和基础电化学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工作。在国际主要期刊发表论文112篇。共接收留学生85位,其中75位来自中国。曾任日本极谱学会理事、国际期刊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客座编委、Electrochem编委,历任环太平洋科学会议的2015年和2021年度电化学分析研讨会的组织者,是日本基础电化学领域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

杨年俊教授简介:2005年获日本国立福井大学博士学位,师从青木幸一教授;2005-2008年先后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2014年就职于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自2014年起在德国锡根大学材料工程研究所工作,任纳米材料课题组组长。2020年获得材料科学及表面工程方向的教授资格。2023年3月起担任比利时哈瑟尔特大学化学系及材料研究所(IMO-IMOMEC)电化学及催化方向教授。主要致力于功能材料合成及其电化学基础与应用研究。持有国际专利多项,出版专著多部,发表论文多篇。曾担任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InfoMat、Small、Carbon、Nanoscale等杂志的客座主编,是Scientific Reports、Materials Lab等杂志的编辑,是Carbon、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Nano Research Energy(纳米研究能源)等杂志编辑委员会成员,是Hasselt金刚石国际研讨会、金刚石及碳材料国际会议的委员会委员。曾在欧洲材料学会(E-MRS)年会组织召开国际会议多次。(汪召豪 杨欢英